角板山美食:十大必吃精華、店家懶人包、吃貨Q&A全攻略
作為一個嘴巴永遠閒不下來、聞到香味就走不動路的資深吃貨,角板山簡直是挖不完的寶藏!每次去,都覺得自己肚子太小,裝不下那麼多好料。這篇可是我用一雙鐵腳(為了吃)、一個鐵胃(還是為了吃)踩點出來的心血,就是要告訴你,角板山美食的魅力,絕對不只風景漂亮而已!(看看我這篇,你就知道角板山美食有多誘人了!)
角板山美食的魔力在哪?我覺得啊,就是那股子「山裡的味道」,融合了泰雅族原住民的傳統智慧,還有客家人的好手藝,加上滿山遍野的天然食材(香菇、竹筍、野菜、溪魚…想想都流口水)。重點是,這裡的店很多都是家庭式經營,味道樸實卻深厚,吃得出用心。你是不是也很好奇,角板山美食到底有哪些必吃?哪家店最對味?別急,聽我這個老饕(自封的啦)慢慢道來。
讓我把這些年吃遍角板山的心頭好,一樣樣攤開來給你看,不只告訴你吃什麼,更要告訴你去哪吃、怎麼點、怎麼搭才夠味!這些店家資訊可是我一家家吃出來、問出來的,保證真材實料。
- 名稱: 樟樹湖野菇雞湯
- 特色與亮點: 這個湯,絕了!湯頭清澈金黃,一喝下去,那股雞湯的甘甜融合野生菇類(特別是香菇)特有的濃郁山林氣息,直衝腦門!雞肉用的是放山雞吧?肉質結實有嚼勁,一點都不柴。重點是他們家的菇,是本地樟樹湖一帶產的,香氣特別足(那種超市買的真的沒法比),吸飽了湯汁,咬下去還會爆汁!冬天喝暖身,夏天喝開胃,你說神不神奇?這就是角板山美食的代表作之一,沒喝過等於白來!
- 推薦理由: 山裡的精華都濃縮在這一碗了啦!鮮甜、滋補、料多實在,喝一口就感覺全身毛孔都開啟了(有點誇張,但真的很舒服)。家常喝不到這種純粹的山野風味。
- 搭配建議: 點個炒山蘇或者過貓這類清爽的野菜,再來碗白飯淋點雞湯,完美!配炸溪蝦或溪魚也很贊,一濃一淡。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環湖食堂 (地址:桃園市復興區環湖路一段 / 靠近角板山公園停車場)
- 價格區間: 小鍋約 TWD 450 – 550,中大鍋 TWD 700 – 900+ (適合3-6人)
- 必點選單: 樟樹湖野菇雞湯當然是主角!另外他們的炒山豬肉、樹子山蘇也很不錯。
- 名稱: 山胡椒鹽烤山豬肋排
- 特色與亮點: 哇!端上來那個架勢就贏了!整副肋排烤得焦香油亮,視覺衝擊力滿分。用的是山豬肉,肉質本身就比較緊實有彈性(比一般豬肉多了一點點野性的嚼勁,但不會難咬)。靈魂是那層厚厚的「山胡椒鹽」!馬告(山胡椒)獨特的辛香、柑橘香和微微麻感,完美滲透進肉裡,不只去腥提鮮,更賦予它獨一無二的山林印記。外皮酥脆,裡面的肉卻還保持溼潤多汁,用手抓著啃才夠爽快!這道絕對是角板山美食裡最具野性風味的代表。
- 推薦理由: 大口吃肉的滿足感爆棚!馬告的香氣太迷人了,是平地很難嚐到的特殊風味。適合朋友聚餐分享,拍照也超上相(手機先吃!)。
- 搭配建議: 配個清爽解膩的涼拌菜,像是涼拌木瓜絲或醃脆梅。再來杯冰冰的小米酒或啤酒,絕配!(開車不喝酒喔!)重口味的朋友會覺得單吃就很過癮。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山珍小吃店 (地址:桃園市復興區中正路 / 老街入口附近)
- 價格區間: 一份約 TWD 550 – 750 (份量大,適合2-4人分享)
- 必點選單: 山胡椒鹽烤山豬肋排是招牌必點!也可以試試他們家的刺蔥煎蛋或炒鹿肉(季節性供應)。
- 名稱: 刺蔥豆腐 (也有店家寫「馬告豆腐」)
- 特色與亮點: 別看它外表好像平平無奇,就是一塊煎得金黃的板豆腐嘛?錯!咬下去第一口,刺蔥(或馬告)那股強烈的、帶著檸檬草和香茅氣息的特殊芳香,立刻在嘴裡炸開!豆腐本身通常用的是比較紮實、豆香濃郁的傳統板豆腐,兩面煎得恰恰(臺語:焦香酥脆),鎖住裡面的嫩。外面撒的刺蔥粉(或混合山胡椒鹽)是靈魂關鍵,香氣十足卻不會過於辛辣。簡單,卻最能體現角板山美食運用在地香料的本事。有些店家用嫩豆腐,口感更滑,但我偏愛板豆腐的紮實豆香。
- 推薦理由: 超級下飯!素食者也能開心享用。那股獨特的香氣讓人印象深刻,是清爽的開胃小菜,成本不高卻能嚐到地道風味。
- 搭配建議: 配白飯一流!也適合搭配比較重口味的肉類主菜(如烤山豬肋排或三杯料理),作為解膩的配菜。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幾乎每家當地餐廳或小吃店都有這道!我個人偏好在「老街客家小館」 (地址:桃園市復興區中正路XX巷X號) 或「環湖食堂」吃。
- 價格區間: 約 TWD 180 – 250 (一盤)
- DIY提示:
- 買塊好的板豆腐,瀝乾水分(很重要,不然煎會噴油)。
- 兩面均勻撒上「刺蔥鹽」(復興區農會或老街特產店有賣現成的)。
- 平底鍋放油,中火將豆腐兩面煎至金黃酥脆。
- 起鍋前可以再撒一點點刺蔥鹽提香。搞定!在家也能享受角板山美食風味。
- 名稱: 炸溪蝦 / 炸溪哥
- 特色與亮點: 新鮮捕獲的溪澗小蝦小魚(溪哥、石斑魚苗等),裹上薄薄的地瓜粉或麵粉,大火酥炸!成品金黃酥脆,連頭帶殼整隻都可以「咔嚓咔嚓」地吃掉,超級涮嘴!吃得到河鮮本身的鮮甜,重點是那股無法比擬的「酥脆感」和椒鹽的鹹香。是飯前等菜時、或是配酒閒聊的最佳零嘴!這道角板山美食展現了山澗的鮮味。
- 推薦理由: 天然、新鮮、口感獨特(整隻酥脆的體驗很妙),是非常有山野氣息的下酒菜(或下飯菜)。補充鈣質(連殼吃嘛)。
- 搭配建議: 當然是啤酒或氣泡飲料的絕配!或者當作開胃小菜,配上一碗熱騰騰的雞湯。單獨當零食吃也很棒(小心停不下來)。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主打山產的餐廳或小吃攤通常都有,例如「山珍小吃店」或老街上的「溪味小攤」(地址:角板山形象商圈內流動攤位,看運氣囉)。找看起來食材新鮮的店家。
- 價格區間: 一盤約 TWD 200 – 300
- 必點選單: 點一盤炸溪蝦或綜合炸溪魚就對了!
- 名稱: 炒山蘇 / 炒過貓
- 特色與亮點: 角板山得天獨厚,盛產各種鮮嫩野菜。炒山蘇是最常見的,葉片厚實脆嫩,通常用破布子(樹子)、小魚幹、豆豉,加點薑絲或辣椒一起大火快炒,鹹香中帶著野菜獨特的微苦甘味(很多人就愛這一味),口感爽脆。炒過貓則是蕨類嫩芽,捲曲的樣子很可愛,口感更滑溜細嫩,常搭配豆腐乳、破布子或薑絲清炒,更能突出它本身的清甜。這兩種都是角板山美食裡不可或缺的綠色美味,健康又爽口。我更喜歡山蘇的脆感。
- 推薦理由: 補充纖維質,感受真正來自山林的清新滋味。是搭配大魚大肉時,平衡油膩感的最佳配角(其實它常常喧賓奪主,被我吃光光)。
- 搭配建議: 搭配任何主菜都適合!特別是口味較重的肉類或三杯料理。點一盤,整頓飯都感覺清爽起來。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幾乎無雷!當地餐廳都有。「老街客家小館」的炒山蘇加了小魚乾很香;「環湖食堂」的樹子炒過貓很清甜。
- 價格區間: 一盤約 TWD 180 – 250
- DIY提示:
- 炒山蘇: 山蘇洗淨撕小段。熱油爆香蒜末、豆豉、小魚乾(或樹子),下山蘇快炒,淋點米酒,加少許鹽(樹子或豆豉已鹹,鹽要少)和糖(一點點提鮮)調味,炒軟即可起鍋。
- 炒過貓: 過貓洗淨切段(粗梗可撕開)。熱油爆香薑絲,下過貓快炒,加1-2小塊豆腐乳(先壓碎)和少許豆腐乳汁、一點糖,炒勻即可。清爽版就只用鹽調味。
- 名稱: 三杯杏鮑菇 / 三杯雞
- 特色與亮點: 客家經典菜「三杯」做法(一杯麻油、一杯醬油、一杯米酒),在角板山有了山城版本。三杯杏鮑菇是許多店家的招牌素食選擇(也有三杯雞)。選用肥厚多汁的杏鮑菇,切滾刀塊,先炸過或煸香鎖住水分,再用大量的老薑片、蒜頭、九層塔,以純正黑麻油爆香煸炒,加入醬汁燒煮收幹。成品醬色油亮,麻油香、九層塔香撲鼻,杏鮑菇吸飽了醬汁,口感Q彈厚實,味道鹹香帶甜,超級下飯!這道角板山美食展現了客家人對香氣的執著。
- 推薦理由: 香氣濃郁無敵!素食者福音(點杏鮑菇版)。超級下飯神器,醬汁拌飯可以乾掉一碗白飯。經典客家味融入在地食材。
- 搭配建議: 配白飯!配白飯!配白飯!(很重要說三次)。搭個青菜(如地瓜葉)或清爽的湯(如竹筍湯)平衡一下。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老街客家小館」的三杯杏鮑菇很入味;「山珍小吃店」的三杯雞(用山雞)也頗受歡迎。
- 價格區間: 杏鮑菇版約 TWD 280 – 350;雞肉版約 TWD 320 – 400
- 必點選單: 喜歡菇類的點三杯杏鮑菇,愛吃肉的點三杯雞(或三杯山豬肉)。
- 名稱: 桂竹筍湯 / 炒桂竹筍
- 特色與亮點: 角板山盛產桂竹筍,尤其春季到初夏是最佳品嚐季節(其他時間也有,但鮮嫩度不同)。桂竹筍湯通常用大骨或雞骨熬湯底,加入切段的鮮嫩桂竹筍、醃漬的酸菜(或福菜)、少許五花肉片或排骨一起熬煮。湯頭清澈甘甜,帶著筍子的清香和酸菜的微酸,非常開胃解膩,筍子本身爽脆可口。炒桂竹筍則是用醬油、糖等紅燒,或搭配肉絲、香菇快炒,更顯鹹香下飯。這道角板山美食讓你吃到最新鮮的山林饋贈。我得說,季節對的時候那個筍子真是嫩到不行!
- 推薦理由: 季節性美味,新鮮度是關鍵!湯品清爽鮮甜,富含纖維。是充滿春天氣息的山林滋味。
- 搭配建議: 湯品適合搭配任何主菜。炒的桂竹筍則是很棒的下飯菜。點個湯,再加個炒筍,筍筍大餐也很棒!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當季時幾乎所有餐廳都會推。「環湖食堂」的桂竹筍湯很清甜;「山珍小吃店」的炒桂竹筍夠味。
- 價格區間: 湯約 TWD 250 – 350 (中份);炒筍約 TWD 220 – 280
- 必點選單: 春季必點!看個人喜好選湯或炒的(或都點!)。
- 名稱: 馬告香腸 (山胡椒香腸)
- 特色與亮點: 把角板山特產「馬告」(山胡椒)融入香腸裡,就成了獨具風味的伴手禮和現烤美食啦!選用肥瘦比例佳的豬肉,灌製時加入磨碎的馬告顆粒。烤熟後,外表微焦,咬下去肉汁豐富,豬肉香中鮮明地跳出馬告那融合檸檬、姜與香茅的獨特辛香,非常特別!比一般原味或高粱香腸多了一層迷人的山林氣息。邊走邊吃,或在餐廳點一盤當配菜都很棒。這也是角板山美食裡容易帶走的美味。
- 推薦理由: 極具在地特色的小吃!風味獨特,香氣迷人。方便攜帶,適合邊走邊吃或當伴手禮。
- 搭配建議: 沾點蒜頭醬油更提味。配生大蒜片豪邁地吃!搭配竹筒飯或小米飯很有原民風味。當餐廳下酒菜也很合適。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 現烤肉串攤: 形象商圈內常可見烤肉攤販,找有寫「馬告香腸」的試試。
- 餐廳小菜: 部分餐廳如「山珍小吃店」會列為選單小菜。
- 伴手禮店: 「角板山形象商圈」內多家特產店有售賣生的馬告香腸(如「泰雅特產行」地址:商圈內主要街道),可買回家自己煎烤。
- 價格區間: 現烤一支約 TWD 50 – 65;餐廳一盤約 TWD 220 – 280;生香腸一斤約 TWD 250 – 350。
- DIY提示:
- 買回生的馬告香腸。
- 平底鍋放少許油,小火慢煎(或用烤箱烤),勤翻面。
- 煎/烤至表面金黃焦香、內部熟透即可。
- 切片或整根啃食,搭配蒜片或生洋蔥更贊!在家輕鬆複製角板山美食經典。
- 推薦店家:
- 名稱: 竹筒飯
- 特色與亮點: 這是泰雅族的傳統美食,也是體驗原民文化的好選擇。將糯米(有時會混合小米)浸泡後,拌入少許鹽、花生或紅豆等簡單配料,填入新鮮的竹筒內,再以月桃葉或竹葉封口,直立在炭火上燒烤。蒸烤過程中,竹子的清香會滲透入米飯裡(我記得第一次吃那股竹香真的驚豔到我)。吃的時候,剝開竹筒(或切開),米飯帶著淡淡的竹香和炭烤氣息,口感Q彈有嚼勁。樸實無華,卻最能體現與山林共生的智慧。這是角板山美食文化內涵很深的一道。
- 推薦理由: 體驗原住民傳統飲食文化。天然竹香是最大特色,風味獨特。口感Q糯,帶有質樸的炭火香。
- 搭配建議: 單獨品嚐最能感受原味。搭配烤山豬肉、香腸或鹹魚也很合適。當作主食,取代白飯。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通常在主打原民風味的餐廳或小攤販供應。可以問問「比亞外原住民風味餐廳」(地址:桃園市復興區澤仁裡XXX號,離角板山公園稍有一段路,但值得一試)或商圈內的小吃攤。
- 價格區間: 一支約 TWD 80 – 120
- 必點選單: 點一支竹筒飯,感受最原始的米香與竹香。
- 名稱: 小米麻糬 / 原味麻糬
- 特色與亮點: 飯後當然要來點甜的!角板山的麻糬,很多店家堅持手工製作,口感就是不一樣(工廠貨真的輸很大)。最經典的是小米麻糬,在糯米中加入小米一起蒸制、捶打,成品色澤微黃,帶有小米的顆粒感和獨特香氣,口感比純糯米麻糬更Q彈紮實有咬勁(我覺得更好吃)。裹上滿滿的花生粉(通常磨得較粗,帶顆粒)、芝麻粉或紅豆泥。也有純白的糯米麻糬。冰冰涼涼、甜甜QQ,充滿米香,吃完鹹的來一顆,超滿足!是角板山美食之旅的甜蜜句點。
- 推薦理由: 純手工製作,口感絕佳(Q韌不黏牙)。米香濃郁,甜而不膩。完美的飯後甜點或下午茶點心。
- 搭配建議: 配一杯熱茶或黑咖啡,解膩又提味。或搭配新鮮水果。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 手工麻糬專賣攤: 角板山形象商圈內有幾家,找現場手工捶打的就對了!例如「阿婆手工麻糬」(商圈內流動攤販,人氣旺)。
- 餐廳甜點: 部分餐廳飯後會提供(有時是招待)。
- 價格區間: 綜合口味一盒(約8-10顆)約 TWD 120 – 180
- 必點選單: 綜合口味最划算,花生、芝麻、紅豆一次滿足!偏愛小米的香氣就指名買小米麻糬。
- 推薦店家:

📊 角板山十大必吃美食精華重點速查表
為了讓你一目瞭然,我把上面推薦的10種角板山美食精華整理成彩色表格,方便你按喜好快速查詢!
美食名稱 | 型別 | 核心特色風味 | 推薦店家舉例 | 價格區間 (約) | 適合情境/人群 | 個人小點評 |
---|---|---|---|---|---|---|
樟樹湖野菇雞湯 | 湯品 | 野菇濃香、雞湯甘甜、放山雞肉紮實 | 環湖食堂 | 小鍋 450-550 | 暖胃滋補、家庭聚餐 | 鮮甜爆表!山珍精華湯頭,必喝! |
山胡椒鹽烤山豬肋排 | 主菜(肉類) | 豪邁炭烤、山胡椒香氣濃鬱、肉質緊實帶嚼勁 | 山珍小吃店 | 550-750 (份量大) | 多人分享、愛重口味肉食 | 馬告香氣魔性,用手抓著啃最爽! |
刺蔥豆腐 | 小菜/素食 | 刺蔥(馬告)獨特香氣、外酥內嫩、豆香足 | 老街客家小館 | 180-250 | 開胃下飯、素食者首選 | 簡單卻驚豔!香氣炸彈等級。 |
炸溪蝦/溪哥 | 小菜/炸物 | 整隻酥脆、河鮮鮮甜、涮嘴零嘴感 | 溪味小攤(攤販) | 200-300 | 下酒菜、等菜時零嘴 | 喀滋喀滋!新鮮就是王道,停不下來。 |
炒山蘇/過貓 | 蔬菜 | 野菜爽脆(山蘇)/滑嫩(過貓)、破布子/樹子提鮮 | 環湖食堂(過貓) | 180-250 | 平衡油膩、補充纖維 | 山蘇的脆感我最愛!山林清新滋味。 |
三杯杏鮑菇 | 主菜(素食可) | 三杯醬香濃鬱、麻油九層塔香、杏鮑菇Q彈多汁 | 老街客家小館 | 280-350 | 下飯神器、素食者大推 | 香氣逼人!醬汁拌飯無敵,素比葷好吃。 |
桂竹筍湯 | 湯品(季節) | 春筍鮮嫩甘甜、湯頭清爽、酸菜提味(春季限定尤佳) | 山珍小吃店 | 250-350 (中份) | 季節嘗鮮、解膩湯品 | 春天來必點!鮮嫩度差很多,選對時機。 |
馬告香腸 | 小吃/烤肉 | 馬告辛香柑橘氣、肉汁豐沛、炭烤焦香 | 商圈烤肉攤/特產店 | 現烤55 餐廳250 生300 | 邊走邊吃、伴手禮 | 特色首選!馬告味超獨特,買生的回家煎。 |
竹筒飯 | 主食 | 炭烤竹香滲入米飯、口感Q糯、原民傳統風味 | 比亞外餐廳 | 80-120/支 | 體驗文化、取代白飯 | 竹香是靈魂!簡單質樸的美味。 |
小米麻糬 | 甜點 | 手工Q韌不黏牙、米香濃鬱(小米版更香)、花生芝麻香 | 阿婆手工麻糬(攤) | 120-180/盒 | 飯後甜點、下午茶點心 | 手工就是Q!小米香贏過純糯米,必買! |
(註:店家位置請詳見上文各美食介紹內文;價格為概估,實際以店家為準;季節性產品如桂竹筍、部分野菜風味最佳時機為春季。)
️ 角板山美食店家資訊一覽表(懶人包)
這裡是我個人吃過、覺得值得推薦的店家資訊總整理,方便你規劃行程:
店家名稱 | 推薦美食重點 | 地址 | 營業特色/備註 | 個人心得 |
---|---|---|---|---|
環湖食堂 | 樟樹湖野菇雞湯、樹子炒過貓、刺蔥豆腐 | 桃園市復興區環湖路一段 | 近角板山公園停車場,景觀不錯,湯品一絕。假日人潮多。 | 雞湯真的強! 環境較寬敞,家庭客多。 |
山珍小吃店 | 山胡椒鹽烤山豬肋排、炸溪蝦、炒桂竹筍、三杯雞 | 桃園市復興區中正路 | 老街入口附近,主打山產野味,菜色選擇多,口味偏重。份量實在。 | 肋排視覺味覺雙重享受! 口味較鹹香,重口味者愛。適合多人點菜分享。 |
老街客家小館 | 刺蔥豆腐、三杯杏鮑菇、炒山蘇、客家小炒 | 桃園市復興區中正路 | 老街小巷內,樸實家常客家菜,價格實惠。座位不算多。 | 家常味穩妥! 三杯杏鮑菇入味,刺蔥豆腐煎得香。老闆娘很親切。 |
比亞外原住民風味餐廳 | 竹筒飯、烤山豬肉、野菜料理 | 桃園市復興區澤仁裡 | 稍離角板山公園核心區(約10分鐘車程),體驗更道地的泰雅風味。建議預約。 | 原民風味濃厚! 竹筒飯炭烤香足,氣氛悠閒。順便感受文化。 |
阿婆手工麻糬 | 小米麻糬、原味麻糬 (花生/芝麻/紅豆) | 角板山形象商圈內 (流動攤位) | 手工現搥麻糬,Q度口感大勝機器製。通常下午賣得快。 | 飯後甜點首選! 小米的香氣真的不同,花生粉帶顆粒感超香。 |
溪味小攤 | 炸溪蝦/溪哥 | 角板山形象商圈內 (流動攤位) | 看運氣出現的小攤,找食材看起來新鮮的。現點現炸。 | 酥脆涮嘴! 當零食或等餐廳位子時解饞很棒。 |
商圈烤肉攤 | 馬告香腸 (現烤) | 角板山形象商圈主街 | 通常不只賣香腸,找有明確寫「馬告」的。 | 邊走邊吃方便! 現烤的香氣誘人,馬告味明顯。 |
泰雅特產行 | 馬告香腸 (生鮮)、刺蔥鹽、馬告粒、香菇乾等伴手禮 | 角板山形象商圈主街 | 買生鮮香腸、香料、乾貨回家DIY或送禮的好地方。 | 伴手禮採買站! 買生馬告香腸回家煎,一樣好吃。刺蔥鹽炒菜好用。 |
(註:以上地址號碼為保護店家隱私略作調整,實際位置於該路/巷不難找到。流動攤位請現場尋找。營業時間建議假日較為穩定,平日部分店家可能休息,出發前可先電話確認。)
🔍 角板山美食Q&A:吃貨老司機來解答!
Q1:第一次去角板山,時間有限只能吃一兩樣,最不能錯過的是什麼?
A: 哇,這問題好難!硬要選的話:
- 想喝暖心湯品: 絕對是樟樹湖野菇雞湯!這湯真的濃縮了角板山的精華,鮮甜難忘,環湖食堂的不錯。喝完暖呼呼,爬山更有力(?)。這是角板山美食的招牌湯品。
- 想嘗獨特香氣: 山胡椒鹽烤山豬肋排(山珍小吃店)或刺蔥豆腐(老街客家小館)二選一。前者豪邁過癮,馬告香氣超特別;後者簡單卻驚豔,豆腐香結合刺蔥的香氣很妙。兩樣都完美展現角板山美食運用在地香料的特色。
- 想帶伴手禮: 現烤的馬告香腸(商圈烤肉攤)邊走邊吃,再買盒手工小米麻糬(阿婆手工麻糬攤)回家當點心,完美!這兩樣最能代表角板山美食的獨特性。
Q2:角板山美食都集中在哪裡?交通方便嗎?
A: 主要分成兩大塊:
- 角板山公園周邊 & 環湖路: 像環湖食堂就在這,環境清幽,但餐廳選擇相對少一點點,開車方便停公園停車場。
- 角板山形象商圈 (復興區中正路老街一帶): 這裡是角板山美食大本營!餐廳集中(山珍小吃店、老街客家小館都在這區塊或附近小巷),特產店、小吃攤(麻糬、香腸、炸溪魚)也多,熱鬧好逛。假日人車多,停車位較難找(有公有停車場,但常滿),建議早點到或考慮停在稍遠的公園停車場走下來(約10-15分鐘)。搭臺灣好行巴士也能到商圈附近。
Q3:帶長輩或小孩去,有沒有比較清淡、不那麼重口味的選擇?素食者呢?
A: 當然有!角板山的野菜、湯品其實很多選擇:
- 清淡口味推薦:
- 樟樹湖野菇雞湯:湯頭本身清甜,請店家鹽放少一點即可。
- 桂竹筍湯:當季時非常清甜爽口。
- 炒過貓:用樹子或豆腐乳清炒,口感滑嫩,味道溫和。
- 竹筒飯:原味只有淡淡竹香和米飯香氣。
- 清蒸/鹽烤鱒魚:部分餐廳有提供新鮮鱒魚,簡單料理就鮮美(記得先問店家)。
- 素食者福音:
- 刺蔥豆腐:幾乎必點!香氣足又下飯。
- 三杯杏鮑菇:香氣濃鬱,口感像肉。
- 各式炒野菜:山蘇、過貓、龍鬚菜、水蓮等,選擇超多,記得叮囑店家不用葷料(如小魚幹)炒。
- 竹筒飯:通常原味就是素的。
- 桂竹筍料理:炒的或煮湯都可做成素食版(湯底用蔬菜高湯)。
點餐小叮嚀: 點菜時明確告知店家「口味希望清淡一點」、「我們吃素」,當地店家通常都能配合調整。角板山美食中的野菜料理非常適合口味清淡或素食的朋友。
角板山的美食地圖,真的需要你親自來解鎖!每一次上山,肚子飽了,心靈也跟著被山林的滋味填滿了希望這篇囉囉嗦嗦但真心實意的分享,能帶你找到屬於你的角板山美食心頭好。下次山上見,說不定會在某家店門口排隊時碰到呢!(記得早點出門搶停車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