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豆料理:從營養知識、處理秘訣到多種食譜,一網打盡美味關鍵與實用Q&A
這讓我想到上週去屏東朋友家,她阿嬤從菜園現摘了一大把碧綠的翼豆,那新鮮脆嫩的樣子,光是用看的就讓人流口水!身為一個看到新鮮食材就手癢的貪吃鬼,我立刻捲起袖子鑽進廚房。這次就來跟大家分享幾道我真心覺得好吃、做法又不會太搞剛的「翼豆料理」,從爽口的涼拌到暖心的湯品都有,保證讓你愛上這個「四稜豆」的獨特魅力!市面上很多食譜只教熱炒,這次我們玩點不一樣的。
目錄
你知道嗎?翼豆其實超級營養!
我以前只覺得它口感特別,查了資料才知道,這傢伙根本是營養小金礦!高蛋白、高纖維,富含維生素A、C、K,還有鈣、鐵這些礦物質。比起常見的豆類蔬菜,它的營養密度真的很高,特別適合想吃得健康又怕胖的朋友(像我這種貪吃又怕胖的矛盾體質)。而且,屏東真的是臺灣「翼豆料理」的大本營,品質超讚!市面上關於翼豆的營養比較表好像不多?我簡單整理了一下,讓大家一目瞭然:
營養素 | 翼豆 (每100g) | 四季豆 (每100g) | 菜豆 (每100g) |
---|---|---|---|
蛋白質 (g) | ~4.0 | ~1.8 | ~2.0 |
膳食纖維 (g) | ~4.0 | ~2.9 | ~3.4 |
維生素C (mg) | ~20 | ~12 | ~19 |
鈣 (mg) | ~40 | ~35 | ~50 |
鐵 (mg) | ~1.4 | ~1.0 | ~0.9 |
小筆記: 資料是參考值,實際會因種植環境和採收時間略有不同。但重點是,翼豆在蛋白質和纖維上表現真的很亮眼!對於素食者或想補充植物蛋白的人來說,「翼豆料理」絕對是餐桌上的好選擇。難怪屏東的農友這麼愛種它。

處理翼豆,關鍵第一步!
翼豆買回來,別急著下鍋。它邊緣那條「老筋」一定要撕掉,不然口感會很差,像在吃橡皮筋(相信我,我懶惰沒撕乾淨的結果就是整盤毀了…)。
- 怎麼挑? 選顏色翠綠、稜角分明、捏起來硬挺沒軟爛感的。太長或太粗的可能纖維較老。
- 怎麼處理?
- 洗乾淨。
- 用手或小刀,從翼豆的尾部(蒂頭對面那端)輕輕折斷一小角。
- 順著稜線往下撕,通常可以輕鬆撕掉一邊帶筋的硬纖維。四邊都要撕!雖然有點小麻煩,但為了美味,值得啦!
- 可以整條用,覺得太長就斜切成喜歡的段狀。做涼拌的話,斜切比較容易入味。
好啦,前置作業完成,進入我們今天的重頭戲「翼豆料理」食譜分享!我特別選了三種不同風味和做法的,讓大家在家也能輕鬆變換口味。
開胃首選:蒜香檸檬涼拌翼豆

這道是我夏天的最愛!清爽無負擔,帶便當也超適合,隔天吃味道更融合。重點是超簡單,幾乎零失敗。
食譜
蒜香檸檬涼拌翼豆
食材
- 新鮮翼豆:300克 (處理好撕掉老筋)
- 大蒜:3-4瓣 (喜歡蒜味重的可以多放)
- 新鮮辣椒:半根到1根 (去籽,怕辣可省略或用紅辣椒絲裝飾)
- 檸檬:1顆 (取汁)
- 魚露:1大匙 (素食者可用薄鹽醬油代替,但風味不同)
- 砂糖:1小匙 (中和酸味)
- 香油:1茶匙
- 熟白芝麻:少許 (裝飾用,可省略)
做法
- 煮一鍋水,水滾後加一小撮鹽和幾滴油(這樣能保持翼豆翠綠)。放入處理好的翼豆,汆燙約2-3分鐘。千萬別燙太久!保持脆度是涼拌菜的靈魂。撈起後馬上泡冰開水降溫,這樣顏色會更漂亮,口感也更脆。徹底瀝乾水分,放入大碗中。
- 大蒜切末(越細越好),辣椒去籽切小圈(怕辣切大圈或只用半根)。檸檬榨汁。
- 調醬汁:取一個小碗,放入蒜末、辣椒圈、檸檬汁、魚露、砂糖。用湯匙攪拌,直到砂糖溶解。嚐一下味道!酸、鹹、甜的比例要自己調整,喜歡酸點多擠檸檬汁,覺得太鹹加點水或糖。這個步驟很重要,調出自己喜歡的平衡。
- 把調好的醬汁淋在瀝乾的翼豆上。戴上手套(或洗乾淨手),輕輕地抓拌均勻,讓每一根翼豆都沾上醬汁。
- 最後淋上香油,再撒上白芝麻點綴。放冰箱冷藏至少30分鐘讓它入味。冰冰涼涼吃最棒!
我的真心話: 這道「翼豆料理」簡單到不行,但味道層次很豐富。蒜香、檸檬酸、魚露的鮮,加上翼豆本身的爽脆,超級開胃!有時候我會多拌一點放冰箱,當零嘴吃也很健康。對了,醬汁比例真的要自己試,每顆檸檬酸度不同,魚露鹹度也有差。
家常必備:豆鼓小魚乾炒翼豆

這道就是超級下飯的家常菜!豆鼓和小魚乾的鹹香,跟翼豆的清脆是絕配。每次做這道,家裡的白飯都消耗得特別快。這道「翼豆料理」很能代表臺灣在地風味。
食譜
豆鼓小魚乾炒翼豆
食材
- 新鮮翼豆:350克 (處理好撕掉老筋,斜切成段)
- 小魚乾:15-20克 (沖洗一下,瀝乾)
- 豆鼓:1大匙 (稍微沖洗,瀝乾或用廚房紙巾吸乾水份)
- 大蒜:3瓣 (拍碎或切片)
- 辣椒:1根 (切片,怕辣去籽)
- 薑:1小塊 (切絲或末,提味用)
- 食用油:2大匙
- 米酒:1大匙 (去腥增香)
- 醬油:1茶匙 (提味,不用多,豆鼓和小魚乾已夠鹹)
- 糖:少許 (平衡鹹味,約1/4茶匙)
- 熱水:2大匙
- 香油:少許 (起鍋前淋)
做法
- 鍋燒熱,放入1大匙油,轉中小火,放入小魚乾煸炒。要有耐心,把小魚乾炒到金黃香酥,撈起備用。這步驟是香氣的關鍵!小魚乾不炒香,整道菜風味差很多。
- 原鍋補上剩下的1大匙油,放入蒜末、薑絲、辣椒片爆香,炒出香氣。
- 放入豆鼓,同樣用中小火煸炒一下,炒出豆鼓的香氣。注意火別太大,豆鼓容易焦苦。
- 火力轉中大火,倒入處理好的翼豆段,快速翻炒均勻,約1分鐘,讓翼豆稍微吸收鍋中的香氣。
- 沿鍋邊淋入米酒,快速翻炒讓酒氣揮發。
- 加入醬油、糖,快速翻炒均勻。醬油主要是提色增香,千萬別手抖倒太多,會太鹹!
- 倒入熱水(大約2大匙),蓋上鍋蓋,轉中火燜煮約1分鐘。加水燜一下能讓翼豆更快熟透,同時軟化豆鼓的鹹度並融合味道。燜太久翼豆會黃掉軟掉,要注意!
- 開啟鍋蓋,加入之前炒好的小魚乾,快速翻炒均勻。試試翼豆的熟度,應該要清脆但沒生味。如果還太硬,可以再加一點點熱水燜一下下。
- 確認味道。通常豆鼓和小魚乾的鹹度已足夠,但如果覺得不夠,這時可再加極少量醬油或鹽。最後淋上少許香油,拌炒均勻即可起鍋。
失敗經驗談: 我第一次做時,豆鼓沒先沖洗也沒炒香,直接丟下去,結果整盤鹹到沒辦法入口!還有一次水加太少,悶的時間不夠,翼豆中間有點生生的豆腥味(雖然翼豆生吃也行,但炒過還是熟透比較好吃)。所以啊,豆鼓沖洗和煸炒小魚乾這兩個步驟真的不能偷懶。這道「翼豆料理」要好吃,耐心是關鍵。
暖心暖胃:翼豆鮮菇排骨湯

想不到吧?翼豆煮湯也超讚!比起一般青菜煮湯容易爛,翼豆久煮還是能保持一定的口感,帶點微糯的感覺很特別。這道湯非常清甜,營養滿分,很適合天氣轉涼或想喝點清爽湯品的時候。算是比較少見但絕對值得一試的「翼豆料理」。
食譜
翼豆鮮菇排骨湯
食材
- 排骨:300克 (選小排或湯骨,請肉攤幫忙剁塊)
- 新鮮翼豆:200克 (處理好撕掉老筋,切成約5公分長段)
- 新鮮香菇:5-6朵 (或其他喜歡的菇類如鴻禧菇、雪白菇,洗淨,香菇切片)
- 薑:3-4片
- 米酒:1大匙
- 水:約1500毫升
- 鹽:適量 (最後調味用)
- 白胡椒粉:少許 (可省略)
做法
- 汆燙排骨: 排骨冷水下鍋(水量要蓋過排骨),開中火慢慢煮到水滾。水滾後續煮約2-3分鐘,會看到浮沫跑出來。把排骨撈起,用溫水沖洗乾淨表面的雜質。這步驟很重要,湯頭才會清澈不混濁。
- 取一個乾淨的湯鍋,放入汆燙好的排骨、薑片,加入足量的水(約1500ml)。大火煮滾後,撇掉鍋邊可能殘留的一點點浮沫。
- 淋入米酒。轉小火,蓋上鍋蓋(留一點縫隙),慢燉約40分鐘到1小時。時間到,排骨應該已經軟嫩了。用筷子戳戳看。
- 加入香菇片,蓋回鍋蓋,續煮約5分鐘。
- 最後放入翼豆段。這時火力可以轉中大火,讓湯再次滾起。翼豆下鍋後煮約3-5分鐘就好。千萬別煮太久!我們要保留翼豆漂亮的綠色和一點脆脆的口感(煮湯的翼豆口感會比涼拌或熱炒的更軟一點,但不會爛)。
- 熄火。用鹽調味(先加一點點,試試味道再加)。喜歡可以撒點白胡椒粉提香。
我的心得: 這湯真的很清甜!排骨的肉香、香菇的鮮味,加上翼豆帶點獨特的清新豆味,組合起來意外地和諧。翼豆煮湯後顏色還是很美,吃起來有種特別的滑順感,跟一般葉菜類完全不同。是碗讓人感覺很舒服、沒負擔的湯品。特別推薦給不愛吃軟爛葉菜湯的朋友試試這道「翼豆料理」。
翼豆料理的美味關鍵排行榜(個人主觀版!)

吃過這麼多次,也實驗過不同煮法,我心中對於做出好吃的「翼豆料理」有幾個關鍵點,排名分先後(純屬個人意見啦!):
- 新鮮度!新鮮度!新鮮度!
- 講三次,因為太重要!不新鮮的翼豆稜角會變鈍、顏色變暗黃,怎麼煮都救不回來。挑那種翠綠挺直的準沒錯。
- 務必撕乾淨老筋
- 這步驟絕對不能偷懶或馬虎。沒撕乾淨,就像吃四季豆咬到筋一樣,整段毀掉,口感大扣分。每一邊都要仔細檢查。
- 掌握火候與時間
- 翼豆不耐久煮!不管是涼拌的汆燙、熱炒、煮湯,時間過頭就會失去寶貴的脆度和翠綠色澤,變得軟爛黃黃的。寧願稍微脆一點點(只要沒生味就好),也不要煮過頭。
- 配對提味夥伴
- 翼豆本身味道較清爽(有人說帶點土味或草味?),需要有力的夥伴來提味:
- 蒜頭:經典不敗,熱炒涼拌都搭。
- 豆鼓/醬類(如XO醬、豆瓣醬):提供濃鬱鹹香,適合熱炒。
- 小魚乾/蝦米/櫻花蝦:增加海味的鮮鹹層次。
- 檸檬/醋:酸味能很好地平衡,特別適合涼拌。
- 薑:煮湯或熱炒去異增香。
- 大膽嘗試! 上次我用破布子醬炒,意外地好吃!
- 翼豆本身味道較清爽(有人說帶點土味或草味?),需要有力的夥伴來提味:
- 適當調味
- 因為翼豆本身味道不重,調味要稍微明顯一點點才會好吃(太清淡會覺得像在吃草…個人覺得啦)。但重點是「適當」,像豆鼓、小魚乾本身很鹹,醬油就要少放。涼拌的醬汁酸鹹甜比例要調到自己滿意。
哪裡買到好翼豆?我的口袋名單

老實說,在北部傳統市場要找到漂亮新鮮的翼豆,真的要靠點運氣!不像屏東到處都是。我通常會這樣找:
- 大型傳統市場(早市尤佳): 特別是靠近批發區或規模大的市場,比較有機會看到。找那種蔬菜種類特別多的攤位。
- 有機蔬菜專賣店/小農市集: 現在很多小農會種植特殊或少見的蔬菜,翼豆偶爾會出現。品質通常不錯。
- 線上生鮮平臺: 一些主打當季蔬果或有機食材的平臺(例如:直接跟農夫買、鄰家鮮生、部分大型電商的生鮮專區),季節對的時候可能有。要注意看照片和評價,確認新鮮度。
- 南部親友宅配: 這是我的秘密武器!有屏東的朋友真好,家裡種的或當地市場買的,新鮮度爆表!收到當天立刻煮掉,那個鮮甜度真的無法比。
翼豆料理 Q & A
大家對翼豆可能還有些疑問,我整理幾個常被問到的:
Q1:翼豆沒煮熟可以吃嗎?聽說有毒?
A:翼豆(四稜豆)是可以生食的喔!它的嫩莢和葉子在原產地被當生菜沙拉吃。不過,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生吃有點澀味或豆腥味。在臺灣,我們習慣稍微烹調過再吃,口感更好也更安全(避免農藥殘留或吃到纖維過粗的部分)。沒有科學證據指出翼豆生吃有毒,但腸胃敏感的人還是建議煮熟再吃比較保險。我自己是習慣煮過啦,口感差很多。
Q2:翼豆除了莢,其他部分能吃嗎?
A:當然可以!而且營養價值很高。
- 嫩葉: 可以像地瓜葉一樣清炒、煮湯。味道比翼豆莢更溫和一些。市場比較少單賣葉子,如果自己種或跟農友買整株的可以試試。
- 豆子(種子): 等翼豆長老,裡面的豆子變飽滿,可以像黃豆、蠶豆一樣料理(煮湯、炒食、做成豆泥)。不過這在臺灣比較少見,通常我們吃嫩莢為主。
- 塊根: 翼豆的塊根澱粉含量高,在熱帶地區是重要糧食,可以煮食或烤食,口感像馬鈴薯或山藥。臺灣目前好像沒有人專門種來採收塊根?有點可惜。
Q3:翼豆買太多吃不完,怎麼儲存比較好?
A:翼豆跟四季豆一樣,不適合久放,越新鮮吃越好吃。我的儲存方法是:
- 不洗! 先不要清洗。
- 擦乾: 如果有水氣,用廚房紙巾輕輕拍乾。
- 密封: 放入保鮮袋或有密封條的塑膠袋,盡量排出袋內空氣。
- 冷藏: 放入冰箱蔬果冷藏室。這樣處理,大概可以放3-5天。但還是建議盡快食用,風味最佳。不建議冷凍,解凍後口感會變差,失去脆度。